代表合影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软件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年。在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推动下,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行业的增长势头迅猛。信息产业在各阶段的发展形态不同,如今所有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围绕互联网,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云计算、物联网和社会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提出和应用,软件产业将更加深入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随着云计算和社交计算的深入发展,软件产业的未来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国家不断创造的利好政策环境,为我国软件业大发展,追赶世界最新的技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刚当选为下届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的金炎军先生做了“从软件企业看中国软件产业的政策”报告,指出从1998年国家确定支持房地产和软件两大产业以来,发展到今天,房地产业已经发展到了非控不可的地步,而反观软件产业却举步维艰。在国家政策好、市场庞大、人才储备足,又很缺软件的大好环境下,也存在关键性政策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用人成本高、缺乏软件定价机制等制约因素。对于如何解决这些困难,金炎军先生也从加强管理、改变资源配置和形成完整软件价值链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金炎军先生发言 蔡华博士发言 蔡家楣教授发言
蔡华博士在“移动云计算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考”报告中,指出目前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与发展趋势具有“社交+移动服务”的特点,介绍了阿里云在当前形势下的对策与面临的挑战。他详细介绍了阿里云在云计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开发现状,在体系架构和技术细节上体现出为云移动服务所作的大量工作。
蔡家楣教授在“云计算浪潮下浙江软件产业发展思考”报告中畅谈了当前网络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环境成熟的前提条件,谈及了如何推进云计算与与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在自由讨论阶段,文光与炎军就软件产业当前环境与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蔡家楣教授则认为企业不能光盯着政府,应该从做工程转向做服务。蔡华博士则认为企业应专注于领域相关的软件,而炎军欣赏阿里云所作的努力,但认为阿里云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很难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与会代表热烈讨论
在最后的共同探讨中, 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十二五期间,软件产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但困难与机会并存,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走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需要政府、企业与学界进行更多努力!”
(彭浩宇 供稿)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