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下午2点,由CCF YOCSEF沈阳主办,东北大学信息学院承办的专题论坛“青年学者的创新之路”在沈阳东北大学信息学馆成功举办。中国的战略发展正处于探索与战略设计并存的时代,从前的成功经验不适用于现实的发展,这给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青年学者要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在继承前人、吸取国外理论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传统思路,积极进行学术创新。在学术创新的同时,青年学者也面临着广泛汲取知识、不断自我完善的多种挑战。学术创新的道路上布满了坎坷和靳棘,青年学者在开展研究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与优势,寻求自己在学术创新上的突破方向。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沈阳市沈北新区副区长张文国教授、沈阳市发改委处长,CCF YOCSEF沈阳副主席李昇智先生、CCF YOCSEF沈阳主席、东软睿道总裁李印杲先生、CCF YOCSEF沈阳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科技处处长陶耀东先生、沈阳工业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邵红教授、沈阳化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军教授等嘉宾。CCF YOCSEF沈阳的青年IT科技工作者,在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青年学者的成长之路主题报告”和“青年学者创新困难和应对方法专题讨论会”两个环节组成。论坛由CCF YOCSEF沈阳AC委员、东北大学信息学院邓庆绪教授、CCF YOCSEF沈阳副主席、东北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助理姚羽教授和东软研究院副院长闻英友教授共同主持。主题报告环节中,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杨晓春教授首先登场,进行了 “浅谈青年学者的创新之路”的主题演讲。她用果树种植对科研创新之路做了生动的类比描述,将青年学者进行学术创新的方法和重点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怎样才能成为计算机行业的佼佼者。报告引起了在场嘉宾的共鸣,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统研究所袁野教授从学术创新的内涵谈起,引出创新的必要性,通过计算机先辈们的创新事迹,归纳出创新的启示,并探讨性格对青年学者创新的影响。报告在有趣而生动的方程式中结束。在专题讨论会,各位对话嘉宾针对“青年学者创新困难和应对方法”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东北大学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关楠副教授就学术创新到底应该“乱枪打鸟”还是“放长线钓大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用自己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跟大家共同探讨了学术创新模式,以及成果体现形式的差异性问题。东北大学计算机系统研究所毕远国副教授围绕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寻找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撰写学术论文提出自己的认识。他的观点是,掌握高效的研究方法、少走科研弯路,可以使得青年教师的科研之路更加顺畅。现场观众积极提问,互动频繁。主持人和CCF YOCSEF委员也和讲者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CCF YOCSEF沈阳主席李印杲对论坛做了总结。
会场(主持人左起姚羽、闻英友、邓庆绪)
Panel讨论(左起执行主席姚羽,讲者:杨晓春、袁野、关楠、毕远国)
与会嘉宾合影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