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讨论活动合影
4月19日,“关税迷雾中的科技灯塔,算力与大模型如何破局领航?”特别活动暨相约松山湖暨走进华为CLUB在活动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YOCSEF深圳候任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漆舒汉和YOCSEF深圳委员,鹏城实验室智能系统与应用创新研究所副所长梁骁俊担任执行主席,聚焦中美脱钩国际背景下,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引领科技领域弯道实现超车。参加活动的人员包括YOCSEF香港AC委员刘政哲、YOCSEF 深圳现任主席黄典,副主席寇立言,副主席李蒙,候任副主席邱宇轩,候任副主席梁臻,候任AC委员陈科海、候任AC委员王晶晶,以及来自华为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鹏城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深圳大学等重点单位的20余名YOCSEF委员代表。
活动开始,由漆舒汉简单介绍了YOCSEF的定位、使命以及活动规则。然后由梁骁俊介绍活动背景,梁骁俊指出,中美贸易争端升级背景下,美国出台了《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等法规,对我国实施技术与 GPU 设备出口管制。随着中美脱钩的趋势显现,我国如何化被动为主动,突破关键技术,走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之路,是活动讨论的主要内容。
本次活动执行主席
接着,华为公司教育与人工智能行业高级架构师陈明以《逆境下的华为人工智能破壁之路》为题引导发言,介绍了2019 年美国制裁下华为的应对策略,以及近年来华为在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和软件体系方面取得的成果。
华为高级架构师陈明进行引导发言
随后,活动围绕三个关键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 “全球 AI 竞争升温与贸易壁垒加剧背景下,如何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生态”“算力成为‘新型生产力’,‘卡脖子’背景下如何打造具备竞争力的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面向工业、医疗等高可靠性行业,如何构建可验证、可追溯的大模型可信推理系统”。YOCSEF深圳候任AC、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陈科海,YOCSEF深圳现任主席、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黄典、鹏城实验室研究员邓文峰分别进行引导发言。
陈科海、黄典、邓文峰分别进行思辨引导发言
讨论过程中,大家就我国大模型、算力领域未来的发展之路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的当下,算力与大模型已成为关键竞争点。我国需从人才培养、技术发展、生态建设三方面发力破局。人才培养上,高校应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企业与高校要加强实践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并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技术发展方面,应当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聚焦算力关键技术与大模型算法攻关,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生态建设领域,完善政策法规,扶持相关产业发展,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如此才能在全球科技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后,讨论活动由漆舒汉进行总结后收尾。
讨论活动结束后,大家参观了华为松山湖基地。众人乘坐小火车穿梭于松山湖基地。沿途欧式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波光粼粼的湖面、郁郁葱葱的植被,勾勒出美丽的园区风貌,让大家感受到华为 “花园式” 办公环境的独特魅力。抵达华为图书馆时,其宏伟壮观的建筑令人眼前一亮。这座图书馆以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馆、尚蒂伊古堡的藏书室、国会图书馆为蓝本建造,馆内藏书丰富,精选自全球 2 万多家出版社,涵盖中、英、日、韩、法、德、俄等 20 种不同语言。最后,来到华为大学,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华为大学在人才培养、企业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模式与实践经验,让参观者深刻体会到华为对人才战略的高度重视。
活动参与人员在华为松山湖园区内合影
本次活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YOCSEF深圳、深圳市计算机学会大模型专委会、鹏城实验室共同组织,华为公司为本次活动提供支持。
编辑|王晶晶
审核|漆舒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