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上海 > 新闻动态
CCF YOCSEF上海成功举办“AI从娃娃抓起,是大势所趋还是揠苗助长?”专题论坛
2018-07-14 阅读量:1330 小字

人工智能(AI)在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得到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AI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规划和教育层面:国务院在2017年7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教育部在2018年1月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将AI划入新课标。各大媒体也大力宣传AI的广阔发展前景和价值,一个“AI从娃娃抓起”的时代俨然到来。然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的美好期望和应试教育的现实矛盾,以及盲目而不健康的职业规划等问题都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为此,CCF YOCSEF上海于2018年7月7号下午在虹桥锦江大酒店举办了一场“AI从娃娃抓起:是大势所趋还是揠苗助长?”的专题论坛。本次论坛同时也是 CCF 浦江大讲堂“信息技术变革与创新”暨2018中国计算机学会上海会员日活动的亮点之一。

论坛邀请了AI领域的知名学者、教材出版社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教育专家、竞赛培训名师,以及VC投资人等一起来深入讨论其中的利与弊。其中,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危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健、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科技教育部副主任仓铁肩、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裁尚海龙和常春藤资本副总裁施麒这五位嘉宾做了主题发言。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副院长薛广涛、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安敏、复旦大学教授黄萱菁、复旦大学研究员张文强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欧阳元新担任讨论嘉宾。

本次论坛采用了“在线论坛”—CCF YOCSEF上海分论坛特色活动—的形式与线下论坛同步进行。这种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论坛举办方式是继6月在CCF YOCSEF总部论坛“中国半导体产业困境与解决之道”中试行成功以来,首次正式在上海分论坛亮相,迅速吸引了数百位YOCSEFer的积极参与,线上观众与现场嘉宾穿插提问与讨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论坛的线下执行主席是CCF YOCSEF上海副主席卢暾和AC委员王昊奋;线上执行主席是CCF YOCSEF上海AC委员裴颂文和何道敬。CCF YOCSEF上海主席温蜜、前主席曹健与王长波,秘书长韩天皓、学术秘书蒋力、AC委员余知权,委员李晋国、陈美,以及兄弟分论坛CCF YOCSEF苏州前主席王涛等60余人参加了线下专题论坛。同时,CCF YOCSEF广州前主席黄书强,CCF YOCSEF南京主席肖亮、前主席孙国梓,CCF YOCSEF郑州主席夏冰,CCF YOCSEF大连主席孙伟参与了线上论坛。本次活动受到CCF YOCSEF上海年度赞助商浪潮集团的赞助。

线下论坛的讨论现场

线下论坛的讨论现场

论坛首先由CCF YOCSEF上海主席温蜜致辞,随后嘉宾们开展了主题引导发言和Panel讨论。

特邀嘉宾引导发言

来自复旦大学的危辉首先表明了“人工智能不可拔苗助长”的观点。他认为AI既不是基础性知识和普适性技能,也未形成系统性科学体系,现阶段的AI教育是一个伪命题。其次,他驳斥了“不要让孩子输在AI的起跑线上”的错误观点,批评了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呈现神秘化、功利化、娱乐化现象,建议“AI进中学”的形式在现阶段只适合讲座,不适合开课。最后,他用一个经典幽默段子—“如何把大象关进冰箱里?1、打开冰箱;2、把大象塞进冰箱;3、关上冰箱”—生动阐述了AI神秘化会对青少年教育造成不良影响。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王健的发言主题是 “为数字中国培养’人工智能’新一代”。他指出“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是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为数字中国培养人才、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四大核心“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举措。他分析了美国“K12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年龄分布以及少儿编程”三个方面的教育举措,展示了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较大差距。他最后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AI教育方面的实践和行动,并分享了出版《人工智能基础》(高中课程)的过程。

作为第三位主题发言嘉宾,来自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科技教育部的仓铁肩围绕“AI时代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进行了论述。他强调:面对飞速发展AI技术和应用的“饕餮大餐”,学校应该融入AI技术的教育元素,设计、策划相应的AI教材与活动平台,以满足中小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需求。在坚持AI科学教育的原则下,逐步制定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计划,不能因赶时髦而让学生误入歧途;最后,他提出坚持科学教育,注重培养方法和定位,鼓励以案例和体验教学为主,培养青少年AI相关知识并激发其学习AI的兴趣。

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裁尚海龙的题目是“从郭台铭的决策谈起”。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AI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一、商汤科技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全球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但现阶段仍然急缺AI人才;二、目前世界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AI应用将会无处不在,AI教育迫在眉睫;三、商汤科技在AI教育方面的实践初见成效。最后,他鼓励AI教育应该多元化,可以操用诸如AI竞赛、教育平台等方式开展。

第五位主题发言嘉宾来自常春藤资本副总裁施麒。他的报告题目是“从投资角度看AI教育低龄化的利弊”。他认为AI教育是一门综合性教育,从低龄开始教育的思想是值得推荐的,但要防止盲目教育,应提前理解机器的思想,破除迷信思想,从小学习逻辑思维。他还提出AI从娃娃开始教育的原则应是培养好的习惯,尊重个体化差异,不宜揠苗助长。

主题发言结束后,几位讨论嘉宾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余安敏老师指出AI教育应注重体验与感知、动手与实验。不仅了解AI是什么,还要了解AI的为什么,培养学生对AI认识、AI应用和AI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上要关注如何把人工智能的问题、工程的问题,变成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应用、知识思考的案例问题、数学建模问题。编写AI教科书时要重视AI涉及到的学科基础,重视通识课程形成和相应的通识教育,对于有专长的学生,从初中开始要偏重动手和实验,用学生喜闻乐见并能不断深入学习和实验的方法来指导中小学生的AI教育。黄萱菁教授也支持AI进中小学课堂,但她强调AI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学生们理解有难度、有压力,需要编写深入浅出的教材。薛广涛教授认为AI进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但需要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区别开,坚持差异化培养。比如,对于“什么是AI,AI的发展历程”等内容可以放到高中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而对于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则可以提供更专业的AI应用方面的教育。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张文强研究员。他同时指出,虽然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可以学AI,但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在拔苗助长了,加上AI教育则更甚。应该给中小学生减负,给大学生加压,与国际教育惯例靠近。最后,欧阳元新副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应该合理设计课程,结合人工智能应用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新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感。

演讲与颁奖嘉宾合影

演讲与颁奖嘉宾合影

Panel讨论环节

接下来,嘉宾和线上线下的与会者一起围绕多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思辨。在关于青少年AI教育是顺势而为还是盲目跟风这个问题上,大家的观点相对统一,认为青少年AI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主要理由包括:AI对社会GDP的贡献程度已经说明AI的重要性,既然AI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孩子终将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和学习AI。但大家也认为青少年AI教育应限于认识性学习,不应与应试和升学挂钩,应普及青少年关于AI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方面的常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区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

议题一:目前国内外青少年AI教育的现状

关于这一议题,比较精彩的观点包括:无论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是在同一时间遇见未来,既然未来离不开人工智能,所有人都有权利接受AI教育。AI涉及决策、理解、推理等综合学科体系,青少年理解难度大,对于青少年的AI教育路途漫漫;对于中学AI教育,一个现状是“昨天刚刚学了人工智能的老师,编写了今天的书,想要教明天的孩子”,无疑有一个明显的鸿沟;对于孩子的AI教育,不要“抓”,而要引导和激发其探索的兴趣。

议题二:青少年AI教育与本来已有的青少年计算机(主要是编程)教育是什么关系

主要观点集中以下几个方面。AI教育应启发青少年对人类认知的兴趣,之后再让孩子知道我们能用AI做什么;建议AI教材应该由教授、家长和孩子代表统一编写,以“青少年为本”,避免商业化;应支持AI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AI计算力从娃娃起步,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议题三:AI是否适合作为青少年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一环而纳入教学

一种观点认为培养对青少年学习AI的兴趣能有效帮助提升思维能力,但培养过程要讲究感知与体验,将AI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青少年缺乏数学基础,无法理解AI的知识框架,课程应注重夯实基础。

议题四:青少年AI教育所需的高质量教师从哪里来

 与会者献计献策,建议由科技企业培养优秀的AI教师,然后再教授学生;通过优化基础框架,选择优秀编程语言等措施降低AI的学习门槛。同时,嘉宾们也指出教师应来自于中立机构,而非来自于企业或较强企业背景的教师,应该教给孩子最全面最真实AI。

议题五:如何避免青少年AI教育妖魔化

大家一致认为需要由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其他的精彩观点如下:在全民学编程的热潮中,把AI内容增加到教师培训中;区别对待AI编程与AI专家,既要学习AI编程,更要培养AI思维和方法;青少年AI教育会对国家AI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一定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教育规律;虽然“我们不能为我们的青年准备未来,但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准备青年”;生活处处都可以进行AI教育,可以在生活中培养青少年的AI能力和思维;低年级打好基础课程,高年级学习AI,做好初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企业界不宜走进学校,可以做老师的培训但不宜直接教学生。

部分与会者与嘉宾合影

部分与会者与嘉宾合影

参与在线讨论的嘉宾也纷纷发表精彩观点。

CCF YOCSEF南京前主席孙国梓:计算机从娃娃抓起,与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不是一个概念。基本的计算机常识和概念可以给娃娃。如果只让娃娃了解AI的概念和常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反对类似竞赛等超出娃娃理解、接受范畴的活动。个别牛娃不在此讨论范围。违背自然规律的“顺其自然”其实是揠苗助长。不反对培养娃娃兴趣、尝试AI,但坚决反对趋利教育,如把AI教育与所谓的“好”学校挂钩。

CCF YOCSEF南京主席肖亮发表了内心担忧:认为将AI教育下移至中小学教育需要认真规划和探讨,需要认真考虑儿童教育特点,避免应试教育行为和企业趋利行为,综合如下因素:一、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真正的数学物理基础在逐渐积累和学习之中,不具备基本的算力基础、数据基础和模型基础。AI所需的五大数学基础(线性代数+矩阵论、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最优化方法、数理逻辑)即使对于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框架下的本科专业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陡峭的学习曲线!如何将AI教育下行至中小学学生需要认真探讨、规划和思考,不能盲目“抓”。二、让AI概念和AI产品应用普及中国,需要避免智力催熟式的教育,社会真正需要的AI领域高水平的系统分析师、架构师、算法设计师,乃至于AI领域的科学大师。三、AI教育,需要避免中小学学生对AI兴趣的提前燃烧,更应该充分综合小孩热情和兴趣,避免学生增负和应试教育!

CCF YOCSEF广州前主席黄书强认为:AI从娃娃抓起属于揠苗助长。原因如下:一、人工智能基本思想其实并不高深,思想来源于我们生活的实践和一些经典理论,人工智能是术而不是道,没必要去拔高。二、要回归培养人的本质,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它的根基是良好的体格、健全的性格、基本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不是什么人工智能。三、娃娃提前学习人工智能属于兴趣提前消费,可能对小孩的天性、创造力以及知识热情是一种破坏。不要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要去透支孩子的未来,要静下来,回归初心,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首先要培养小孩成为内心丰富而有爱的人,而不是什么人才、奇才、天才!

CCF YOCSEF郑州主席夏冰也认为对孩子开展AI教育就是揠苗助长。理由如下:一、不把希望放在最有前途的青年身上,却放在升学压力巨大的孩子身上,是一种成人世界的不负责态度。难道还要让孩子在音乐、美术、外语、数学、写作和书法等一系列培训中再参加一个AI培训?二、企业噱头太大,搞懂AI的企业数量不多,更何况一些教育培训公司。仅仅超前的意识培养,不如将部分内容纳入信息技术课程中。以孩子的未来作为赚钱工具的教育都是没有情怀的教育。三、多数孩子以来自己的家庭和老师做判断,将成人思考的AI强加到孩子未来上,谁敢保证不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智力发展,积累经验产生智能。复旦大学张军平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的宋福老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对孩子就是揠苗助长。

CCF YOCSEF大连主席孙伟则表示AI从娃娃抓起是大势所趋,应支持从娃娃抓起AI教育。首先,人工智能并不全是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AI也可以有很多有趣且适合小朋友的内容。其次,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AI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代表着未来。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为何不让孩子提前了解有可能在他未来伴随着他一生的伙伴?

CCF YOCSEF上海主席温蜜也认为AI从娃娃抓起是大势所趋。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孩子学习的途径和渠道在拓展。以前完全不能想象现在的孩子可以有网络教学,可以通过IPAD等工具进行学习,相信以后的AI还能提供更多的辅助教育方式。二、在娃娃阶段,“抓”就是多接触,多了解,多思考,这是非常必要的。三、AI应该不单单是“术”,还包括思维训练、伦理等方面的正确引导,这些都需要提前的铺垫。

CCF YOCSEF上海学术秘书陈铭松认为可以先尝试新兴事物,过几年再评价其好不好。少儿教育培训机构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学英语,以前的言论是“语文还没学好,应该初中才开始学英语”,而现在很多幼儿园中班的娃娃英语就很好了。思维的开阔在于见识,学习的热情在于是否不停的得到认可与更大的回报。

CCF YOCSEF苏州主席韩月娟作为从一个7岁孩子的妈妈和计算机专业人士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以前的孩子学习英语是为了连接世界,那么现在的孩子应该学习编程和AI,以连接计算机世界。计算机是工具,AI也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行业。二、针对孩子的AI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而是思维教育、计算机素养教育,为的是开阔眼界。从其他方面的学习时间分流一部分到计算机方面未尝不可。三、认同少儿编程和AI教育,给孩子多的机会去接触科技,锻炼计算机思维。无论孩子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很有益处的。同济大学的张伟老师也认为小孩愿学就学,家长想教就教。学个算法自己玩玩跟学跳舞、钢琴,或是准备什么奥赛并无本质区别。可以把AI教育列为选修课程,就像现在中小学学术开始玩机器人。

本次论坛活动的通知一经发出,迅速吸引了广大的CCF YOCSEF分论坛和委员们的关注,CCF YOCSEF南京分论坛肖亮曾为此写了专栏表达自己的视角,上海歌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徐雁斐也撰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此次论坛的现场讨论虽然结束,但是在CCF YOCSEF上海等多个群里还持续着热烈的讨论。此次专题论坛仅仅是从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特点,学术探讨和争鸣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利弊以及实施过程存在的可能问题,所阐述观点是专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担忧和建议。我们相信在大家积极地参与下,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一定会有更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更适宜的教材出现。让AI惠及大众,让我们的生活充满AI(爱)!


*备注:“在线论坛”借鉴了CCF YOCSEF上海独具特色的“微访谈”活动形式,旨在配合现场论坛为不能前往现场的YOCSEFer们提供一个可以同步参与的渠道。现场论坛会提供直播支持,也会有在线执行主席负责线上线下论点的沟通和反馈。“在线论坛”的内容和议题与现场论坛是统一的,跟现场论坛一样,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CCF YOCSEF文化探讨,CCF YOCSEF发展建议,时事热点分析,科研成果推介等一切有利于CCF YOCSEF文化建设、勇于发声的、积极向上的话题,不涉及政治,宗教,以及意识形态等无关话题。如果大家有任何提议,请通过现任AC委员或荣誉委员向各分论坛主席会议推荐话题,我们将通过讨论,对话题进行筛选。




热门动态
2018-07-31
CCF YOCSEF 上海分论坛于2018年7月23日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2018-07-14
人工智能(AI)在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得到学术界、产业界、教...
2018-07-11
CCF YOCSEF上海分论坛于2018年7月6日晚上在上海市黄浦区洛克外滩...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