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哈尔滨成功举办观点论坛“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前沿论坛”
2020-11-12 阅读量:869 小字

CCF YOCSEF哈尔滨成功举办观点论坛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前沿论坛

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来,2019年有3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2020年180所,另有几十所大学新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此外,“双一流”高校人工智能研究生也将扩招,AI为王的时代已然到来。面对这股浪潮,人工智能学科如何建设、专业如何培养人,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人工智能是一个交叉融合的学科,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应用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深度和广度都有无限可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软硬件环境设置,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本论坛将针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必要性,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制定、教学模式如何设定等方面展开讨论和思辨。

基于以上问题,2020年1110CCF YOCSEF哈尔滨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前沿论坛”的观点论坛,执行主席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副院长,CCF YOCSEF哈尔滨2020-2021副主席江晓林和CCF YOCSEF哈尔滨学术委员(AC)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校合作区域总监孙艳庆。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曾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工作组副组长王万森教授和CCF YOCSEF总部委员。曾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项目主管,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清华物联网技术中心副研究员赵弋洋博士作为引导嘉宾。

在引导发言环节,王万森教授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的发言。王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类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部署,从高校智能专业建设、智能+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智能+概念的新生态环境、智能+专业的学科环境四个方面加以展开;随后阐述了人工智能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业发展进入智能+新阶段人工智能类专业教育的热潮与期望,最后王教授从人工智能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角度介绍了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图片1


第二位嘉宾赵弋洋博士进行了题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最佳路径——产教融合》的发言,从自身的工作经历、体会出发,探讨了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顶层设计引领、新专业发展迅速、实验室面临四个困惑进行分析,阐述了产教融合是实践型人才培养最佳途径,并从实验内容紧密支撑人培体系  实验项目及行业案例丰富拥有复杂综合案例,支撑课设/毕设用训练营盘活学习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最优培养的观点,并从目前自身从事的人工智能基于实践的案例推出了实践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图片2

    接着,论坛进入了思辨环节,论坛设置了一般本科高校是否有必要建立人工智能学院来开展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强调通识教育还是强调特色教育”“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是从服务区域经济角度还是全国一盘棋通盘考虑开展三个议题。线下和线上的与会人员就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辩论。

针对议题一一般本科高校是否有必要建立人工智能学院来开展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因为人工智能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通过学院整体架构,更有利于师资调配,而且能更加考虑学院关注点,考虑学生未来的侧重点,实现学生最佳培养。但也有人指出,当前开展的“人工智能+”专业时代,在不同的学院下设人工智能专业,由某个学院单独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难度很大,而且也不利用整体人工智能服务各专业这样的角度去发展但也有嘉宾指出,不管是成立专业还是成立学院,师资和实验设备才是第一要务,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才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针对议题二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强调通识教育还是强调特色教育,大家踊跃分享了自己观点,有的嘉宾认为应该强调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作为本科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真正的本质,也是本科高校大学的真正使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高等教育过于强调特色教育,强调专业化,它的弊端将会逐步显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较弱、综合素质较差,无法适应社会变化与需求。

也有嘉宾指出,对于新型的人工智能专业,更应该强调特色教育,这样培养的人才,能快速适应特色相关产业和行业,更能受到社会,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欢迎,也真正能快速服务地方,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也有嘉宾指出,这个论点得看高校的类型,如果是985、211,以及双一流高校,则应更加注重通识教育,而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则应该更加注重特色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较之研究型本科教育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更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实用主义,社会用人单位也特别喜欢这样的人才。

针对议题三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是从服务区域经济角度还是全国一盘棋通盘考虑开展”,有人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区域竞争其实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本区域的高校,地方政府也积极投入,支持高校发展,理所应当,高校培养的人应该服务区域经济,所以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肯定还是从服务区域经济角度来进行,针对当前区域内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需求、本地本区域产业的特点,寻求最佳的人才培养途径,最终培养出区域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好务。但也有人指出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并不断催生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科技成果,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型人才,应该从全国发展角度,不应该只局限于服务地方,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更高的视野,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区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学生在掌握牢固的人工智能专业基础知识后,有更宽广,更专业的学术视野,才能更好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最后,2020-2021YOCSEF哈尔滨主席韩琦做了论坛总结王万森教授是从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的构建角度展开了讨论,赵弋洋博士是从多年从事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最佳模式角度阐述了校企融合是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最佳途径。三个思辨点议题是对人工智能专业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三个角度进行了开展,大家发言非常踊跃,积极,从而也可看出选题和思辨点设置还是很合理的经过大家的讨论发现,对应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不同的地域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准确定位。最后,执行主席代表哈尔滨分论坛,感谢各位线上以及线下的嘉宾、观众对本次技术论坛的支持。

图片3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