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哈尔滨成功举办特别论坛“透过MATLAB封禁事件看国产基础软件的机遇和挑战”
2020-06-23 阅读量:1301 小字

从宣布多所高校进入实体清单,到禁止哈工大、哈工程使用MATLAB软件,美国对中国的限制范围越来越广,以后也许还会有更多的软件被禁用,波及更多的单位。短期来看,中国的科技行业和学术界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但禁用MATLAB或其他软件,是否能阻挡中国科技的进步?能否激发国产软件的快速发展?中国学术界是否能就此改变跟随外界研究潮流的习惯?我们能否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科研之路?在对美国这种滥用长臂手段、不顾商业信誉和全球价值的行为予以谴责的同时,打铁如何自身硬?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透彻思辨。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哈尔滨成功举行“透过MATLAB封禁事件看国产基础软件的机遇和挑战”的特别论坛,就该事件的影响、对策等做探讨和思辨。本次特别论坛由CCF YOCSEF哈尔滨副主席张伟男CCF YOCSEF 哈尔滨AC委员张立国主持。微论坛由CCF YOCSEF哈尔滨副主席马吉权CCF YOCSEF哈尔滨学术秘书高雪瑶主持。由于疫情的原因,论坛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的形式举行。特别论坛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微论坛人数达到200人,有超过150人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与讨论。此外,论坛通过bilibili进行直播,最高人气值达到820,人均观看时长31.4分钟。视频回放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y1X7h4

image001

图1线上参会人员合影

首先,由三位嘉宾进行引导发言。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教授、副院长、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副主任王忠杰从5个角度引导发言(1)软件专业是否冤枉?冤,没有专业领域;不冤!为何不去交叉?总的来说并不冤枉。(2)万丈高楼起于平地。(3)自底向上从小到大开始做。(4)体制机制问题。靠市场机制不灵;靠情怀不牢靠;主要要靠国家体制。(5)从我做起。不能光靠软件工程,要跨学科一起。不要短期目标考核,要打持久战并且从基础层面做起。

image003

图2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忠杰引导发言“万丈高楼、起于平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CCF高级会员、黑龙江省系统仿真学会秘书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刘海波从4个方面引导发言:(1)MATLAB服务中道崩殂。(2)MATLAB软件前世今生。基础建设大概需要30-40年,目前我们国家数学和创新是短板。(3)MATLAB灵魂=矩阵+算法,开源软件代替单挑不过可以进行围攻,同时也可以谋求制衡。(4)基础软件国产化之路。走国产化之路需要政策+人才+基金。我们不缺政策,但加强顶层设计;不缺人才,但须加强高端软件人才;不差钱,但要用在刀刃上。在创新的同时要聚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总的来说我们真正缺的是时间。

image005

图3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刘海波引导发言“MATLAB、一路走好!”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CCF哈尔滨分部秘书长潘海为从3个方面引导发言:(1)中国数值水池概况。这是一款自主评估软件,融合了理论模型,数值算法和专家经验,满足了设计评估和智能应用要求。(2)介绍了中国数值水池目前进展进展。(3)介绍中国数值水池相关应用。

image007

图4哈尔滨工程大学潘海为教授引导发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思辨环节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才学院副院长王宏志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CCF哈尔滨分部秘书长潘海为作为特邀嘉宾就下列两个议题分享观点。同时,每个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议题1:MATLAB被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寻找替代等于饮鸩止渴,从头开始绝地重生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特邀嘉宾王宏志教授认为数据库有替代品,但工业软件的替代品有所欠缺。我们并不是没有软件可用,核心问题是我们使用自己开发软件,国际是否认账。开发MATLAB并不难,难的是生态。MATLAB的社区环境很好,我们要在支持软件开发的同时支持社区发展。从学术,教学两个方面入手。特邀嘉宾潘海为认为我们首先要思考,限制MATLAB到底限制了谁?美国又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这是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审视软件使用问题,寻找替代品只是治标,但其根本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只懂使用不懂原理。我们要回到意识层面!要激活根本,根本在教育!教育是本,科研是标。要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而不是“引进吸收消化不良+依赖”。只有创新是永恒的。引导嘉宾刘海波认为,历史总是在重演,封禁反而带来了机遇。主要有两个应对思路,替代和自主研发。替代是眼前之策,生存才是王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研发需要时间,我们要主动规划而不要被动牵制。另外我们要抢占制高点,正所谓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龙江学者车万翔认为目前国内盗版软件畅行,使用盗版MATLAB,无异于饮鸩止渴,同时也会抑制国产软件的发展。我们要消除盗版,利用优秀国产正版软件于外国形成制衡,而这一切主要要依靠市场。

议题2:类似MATLAB的基础软件,我国实现自主研发需要多久以及什么样的条件?

特邀嘉宾王宏志认为MATLAB被禁,对我们影响并不大。编程能力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价值。真正处理大规模数据更需要自己的能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琦同样认为,MATLAB的封禁影响并不大。虽然MATLAB存在大量的深度用户,但MATLAB也同时影响了学生思维深度。慢下来是好事,不破不立。做事情不能太急。特邀嘉宾潘海为重申,要激活教育,回归本质。兴趣主导。教育学生,重在树立意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敦江则抛出一个问题,若美国再次放开MATLAB后,是否继续使用?有了国家政策支持,才有可能会实现自主研发。


最后,论坛主席张伟男进行了总结:

(1)单一的MATLAB软件被禁影响范围有限,但事件的警钟作用应该受到重视,也应该超出软件的概念去看待这个问题。

(2)寻找替代和自主研发应该并行,眼下寻找替代可以(先要活下去),长远需要自主研发(前瞻性和主动性)。

(3)倡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该调整教育、基础软件、基础平台方面的支持,并且长期支持。一方面算法创新是初步,软件上的创新不仅仅是算法层面的更新,还有更深入细节而被忽视的工作。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跟风,具有误导性,容易忽视基础且根本的问题。

(4)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需要从头做起,需要国家政策支持、评价机制的支持,指挥棒要多元化。教师和科研人员需要内生的驱动力,以更长远目标培养人才:“强基计划”,“大工科”(编程基础和能力课程在大工科的范围内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企业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教育界的认可和学科交叉的促进。

(5)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美国如果放开禁用,我们该怎么做?


附YOCSEF总部荣誉AC何万青观点全文:

“首先MATLAB这件事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心态,就是当你有捷径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选择那种需要长期积累,但是能够跑得更远的科研或者是产品方式。所以MATLAB被卡脖子以后寻找替代品,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想法。MATLAB本身,起源于所谓的矩阵实验室,他把线性代数,矩阵计算的底层复杂性,做了包装,让研究者可以使用它的上层算法,做工程实现。各种Simulink toolbox则把在不同的学科行业的,需要掌握的底层复杂性,进一步进行抽象。使得用他作工具的研究,其实是沙上建塔。这样的学生走向工业界和社会,他缺失了一种非常基本的底层训练。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业软件之所以不发达和盗版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和我们有MATLAB, LabVIEW类似的替代品有关系。我们看到理工科的教研室,硕士博士,进一茬走一茬,很少能够在代码上有所积累并形成产品。当然这一点跟整个的教学跟行业环境有关,但是我们可以把美国对中国的软件的知识产权的限制,作为一个契机,倒逼自己沉下心来,采用工程界开发方法结合教学科研的聪明的大脑。总之是一句话,最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想说,反正我能找到另外一种替代,而是说痛定思痛。扎下根来从头做起,以现在的计算机发展水平和教师学生的水平而言,做出一个不被卡脖子,不断迭代发展的产品。甚至我们也采用开源的模式,是完全做得到的。2009年当阿里决定做阿里云的时候,那时候是可以选择开源的方式,走openstack道路。但是阿里云之所以选择第1行代码开始全部自研,很简单。就是所有的坑都需要自己踩,这样才能建起万丈高楼大厦。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读硕士和后来读博士的时候,MATLAB还不是非常的流行。有幸自己的论文和产品都是使用c来写的,对底层数学库包括一些可视化的基础做法,有幸得以掌握。博士的时候,采用了MATLAB来做了一小部分数据处理和验证工作。那个时候我们也发现了学生投机取巧的一种做法,就是去搜索和下载,不管是小波分析还是神经网络的toolbox, 三下五除二折腾一下数据,幸运的话就可以发一篇文章。我想这件事回头看, 就是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容易对你的能力进行无痛截肢。”


CCF聚焦